二战中一次争议巨大的决策
巴以冲突引起了全球关注,而国内的网友也开始纷纷站队,认为其中一方是正义的。但需要指出的是,此事不管谁对谁错,受害者肯定也是那些普通的百姓。因此我们要为世界和平祈祷,呼吁双方早日停火。
而在世界战争史上,即使是作为正义的一方,有时为了战略利益,也会做出一些牺牲无辜民众的做法。比如在二战不列颠空战中,丘吉尔就做出了一件充满争议的决策。
在空战中,英军之所以能占据主动,这跟他们破译德国密码系统有直接关系。1941年11月14日下午三时许,英国首相丘吉尔收到一份紧急情报,内容是德国空军将于当天晚上袭击英国中部重镇考文垂,行动代号为“月光奏鸣曲”。
按常理,德军在实施空袭行动的密码电报中,不仅对电报内容加密,而且对袭击目标也进行加密或使用代号。但这一次却一反常态,除对电报内容加密外,对考文垂这个目标却没有加密,这会不会是假情报呢?
经过情报部门的反复验证,证实情报是真的。因为这份情报是从德军使用的超级机密“恩尼格玛”机传送的。“恩尼格玛”是德国在二战爆发前装备的一种全新机械加密机,它能随时组合字母,无限地对报文进行加密,密钥随时更换。希特勒曾断言,没有德国人的泄密,世界上没有人能解开这个秘密。但神通广大的英国谍报机关不仅搞到了一台“恩尼格玛”机,并集中全国最优秀的数学家、密码专家、语言学家和电子专家,共同努力终于破译了“恩尼格玛”的秘密。
情报送到丘吉尔手中时,他反复思考,识破了希特勒的阴谋,最终判断指出:“德军使用了同样的‘恩尼格玛’,但却没有对袭击目标进行加密。这说明狡猾的希特勒看到德国空军屡遭挫折,可能对‘恩尼格玛’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。因此他采取投石问路的方法,故意对袭击地点没有加密,试探我们是否有防备,来验证自己的判断。”
此事丘吉尔陷入到两难的境遇,一方面马上采取措施保护考文垂。因为考文垂不仅是英国的历史名城,十四世纪建造的圣米迦勒大教堂等古老建筑就位于城内。而且还是当时英国重要的武器生产中心,英国最大的轰炸机制造厂就设在此。如让德军狂轰滥炸,这座历史名城必会变成一片废墟。但如果进行防备,等于告诉德国人自己已经破译了密码,从而让获得的主动失去。
另一个选择颇为痛苦,那就是牺牲考文垂,保住“恩尼格玛”的秘密,从而取得战略上的主动,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创造有利条件。经过反复权衡和痛苦争扎,丘吉尔决定“丢卒保车”,让考文垂做出牺牲,来保住情报的秘密。 他没有把情报泄露出去,更没有加强考文垂的防卫。
11月14日夜,考文垂遭到德国空军的野蛮轰炸,城市陷入一片火海,大量无辜平民在这次轰炸中失去了生命,这座历史名城也几乎变成一片废墟。丘吉尔和所有英国人一样,怀着沉痛的心情度过了这个不眠之夜。据事后统计:“在此次空袭中,考文垂遭到毁灭性打击。500多家店铺和5万多间民房被炸毁。12家飞机零件工厂处于瘫痪状态。空袭共炸死554人,炸伤4800多人。”
但考文垂人民的鲜血没有白流,历史也证明了丘吉尔决策的正确。在此后几年的战争中,盟军正是靠着“恩尼格玛”机,破译了德军的大量情报,从而始终掌握着战略主动,并最终埋葬了法西斯德国。
牺牲考文垂是二战时争议最大的决策之一,有的人认为丘吉尔高瞻远瞩,通过丢车保帅,为反法西斯战争争取主动,是获得胜利的原因。但也有人指出这个牺牲太过残忍,突破了人类的良知与底线。
但有一点是肯定的,那就是战争是人类社会的巨大灾难,即使正义的一方,有时也会被迫做出不义的事。最大的受害者始终还是普通老百姓。因此我们在巴以问题上先不要想着如何站队,而是多为战火中的人民献上祈祷与祝福。
注:本文为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,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福音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