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区版

伊朗人是犹太人的恩人,为何今日水火不容?

在巴以冲突爆发后,有个国家是激进地反对以色列,那就是伊朗。可从历史上看,波斯人是犹太人的恩人,两族一直保持着密切关系,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两国走向水火不容呢?

犹太人被新巴比伦帝国灭国后,沦为巴比伦之囚,他们时刻想着能够早日回到自己的故乡。波斯人在居鲁士大帝的带领下崛起,他们灭亡了巴比伦,建立了空前的大帝国。

居鲁士让饱受压迫的犹太人得到了解放。他立刻发布文告,释放犹太人回归迦南美地,并让他们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。居鲁士还将尼布甲尼撤从耶路撒冷圣殿里掠夺来的金银器皿5400件交给犹太人的首领带回。

这让犹太人对居鲁士感激不尽,以赛亚先知书更是指出居鲁士就是雅巍的使者,其记载到:“我雅巍所膏的居鲁士,我搀扶他的右手,使列国降伏在他面前,我也要放松列王的腰带,使城门在他面前敞开,不得关闭。”甚至在以色列复国70周年的纪念币上,他们将居鲁士的头像与支持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特朗普放在一起。尽管此事在国际上引起不少争议,但也能看出犹太人对于居鲁士的敬仰。

而在波斯帝国统治时期,犹太人得到了优待。他们享有信仰自由,可以购买土地,四处经商。甚至还有犹太少女以斯帖成为波斯王薛西斯的王后。而以斯帖也靠着自己的身份,揭露奸臣哈曼的阴谋,让民族免于被屠杀。而且犹太人为主的犹地亚地区也是对波斯最忠诚,即使在帝国危机四伏时,他们也没有发动起义。在波斯帝国统治下,犹太人度过了一段稳定、美好的岁月。

公元70年,耶路撒冷被罗马人攻陷后,犹太人开始了大流散,他们不少人在欧洲遭到歧义、迫害,于是纷纷向东迁徙,来到萨珊波斯。他们同样对犹太人进行了优待,来此避难的他们再度享受了难得的自由。可以说在古代时期,波斯人一直是犹太人最为重要的庇护者,两族也结下了深厚友谊。

萨珊波斯被阿拉伯灭亡后,伊朗开始了伊斯兰历程。犹太人虽然是有经人,还可以保持一定的自由。但其社会地位与波斯帝国时期比,明显下降了不少,沦为二等公民。而在16世纪,萨法维王朝建立初期,犹太人更是遭到了迫害,他们被强迫改宗什叶派,在伊朗度过了一段黑暗时期。但1661年,他们才得以享受自由。

进入20世纪,巴列维王朝对境内犹太人十分优待,他们不仅可以从事各种职业,甚至连希伯来文化都能进入课堂。不过随着二战的爆发,亲德的伊朗人对犹太人态度有所改变,他们受到了一些限制。

1948年以色列复国时,虽然伊朗是投了反对票的。可两国关系却没有因此受到影响。这是因为他们对阿拉伯人都存在敌意。由于伊朗是个什叶派国家,这就与逊尼派的阿拉伯国家产生了矛盾。此外他们还有民族、利益等等方面的冲突。因此中东两个不受阿拉伯人待见的国家走到了一起。

而且两国利益还存在着互补性。以色列由于和海湾六国关系恶劣,因此伊朗就成为他们主要的石油供应者。而伊朗的巴列维国王又重视国防建设,以色列的军事科技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。更为重要的是,巴列维王朝与以色列都是当时美国在中东的铁杆盟友,这样特殊的关系,又进一步拉近了两国距离。

1979年,巴列维王朝被霍梅尼推翻,伊朗进入了政教合一的时期。此时美国从盟友变成了敌人,以色列也同样如此。霍梅尼基于激进的宗教主义以及政治需求,一改之前亲以的态度,他不承认以色列国的合法性,认为必须将其从巴勒斯坦赶出去。而真主党、哈马斯等等反以武装,也都得到了伊朗的支持。

而以色列同样谴责伊朗是恐怖主义,并认为他们是国家最大的威胁之一。再加上美伊关系的恶化,以色列自然也就成为伊朗的坚定反对者。

虽然从历史长河看,伊朗人是犹太人最大的恩人之一,但这四十年来伊朗国内政局变动以及国际局势的发展,让这两个世代友好的民族,走向了水火不容的境地。

注:本文为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,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福音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福音时报”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。未经福音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tougao@fuyinshidai.com)、电话(010 - 5601 0819或025-87770337)或微信(fuyin20062019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(更多版权声明

相关推荐

为你推荐